2024年5月17日,注定是中国房地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天,房地产行业迎来史诗级利好。这一天内,召开两场房地产重磅会议,这并不多见,足见高层对于保交楼、去库存、化解风险的超前决心和重视。同日,央行三箭齐发:将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降至历史新低,同时取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再次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
一: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5月17日上午,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何立峰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何立峰指出,房地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要着力分类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要继续做好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处置,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
二:组建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统筹推进保交房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指出,推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城市政府坚持“以需定购”,可以组织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一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同时,妥善处置盘活存量土地。目前尚未开发或已开工未竣工的存量土地,通过政府收回收购、市场流通转让、企业继续开发等方式妥善处置盘活,推动房地产企业缓解困难和压降债务,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董建国表示,在打好城市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具体措施上,主要考虑通过摸清底数、分类处置、司法支持、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推进。为抓好方案的落实,省和市三级已经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统筹推进工作。同时,建立保交房项目信息系统,及时准确跟踪督导工作进展。
三:去库存资金,央行出
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研究消化存量房产的政策措施。去库存资金从哪里来?这是各方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对此,央行副行长陶玲在5月17日下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人民银行拟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作为新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激励21家全国性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向城市政府选定的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支持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四:降首付比例、取消贷款利率政策下限、降公积金贷款利率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发布。
首付方面,相关通知提出,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
房贷利率方面,相关通知提到,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其含义是,对于购房的房贷或按揭贷款,过去是有一个利率要求的,但现在这个利率下限取消了。
公积金贷款利率方面,相关通知明确,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
五:利好地产政策持续释放,将带动包括防水在内的建材基本面回升
随着利好地产政策持续释放,有望提振地产链板块恢复信心,刺激地产需求端改善,带动建筑防水材料基本面回升。同时,随着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有望加快存量房产去库,进而带动存量住宅改造需求的增长,消费类建材需求也将直接受益。
(来源: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丨新闻)